2024年,市工信局在市委、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,聚焦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重大任务,全面落实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各项部署,以坚定的政治自觉加快推动产业绿色转型。有关情况报告如下:
一、推动铸造行业高质量发展。一是坚决淘汰落后工艺装备。对照《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》,按照“一企一表”的原则,组织各地完成了铸造企业生产工艺装备情况排查,建立清单台账。对核查过程中发现的落后生产工艺装备,督促企业明确淘汰时限,限期完成拆除工作。二是强化综合施策。制定出台《推动全市铸造行业提升发展重点举措》,明确指导政策、工作目标,引导铸造企业加快淘汰落后、加快技术改造,强化资金支持、节能执法、标杆培育,形成推进合力、加强协调服务,进一步提升全市铸造行业工艺装备水平。
二、加快烧结砖瓦行业规范发展。一是严格换证管理。按照江苏省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认定管理办法要求,加强企业准入管理,确保企业在资质、生产工艺、检测水平、内部管理上符合认定标准。二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。采取“走出去、请进来”的模式,组织企业参加考察、参观以及培训等活动,组织企业开展实验室操作及管理培训。三是加快绿色化改造。以清洁生产为重点开展绿色化改造,加强原材料清洁管理,鼓励企业开展大气污染物排放达标治理、废水废气循环利用等环保改造。引导企业提高生产工艺水平,精准使用原材料,合理减少水泥等高碳原料使用量;推广使用电能、集中供气、天然气、生物质燃料等清洁能源。
三、加快化工行业绿色发展。一是推进老旧设备改造。为索普化工等11家企业49套化工(危险化学品)企业老旧装置争取省级更新改造补助资金2623万元,居全省第3位,同时配套市级专项资金131.77万元。制定《化工(危险化学品)企业老旧装置更新改造补助资金分配方案》和申报指南,按照“改造完成一批,申报奖补一批”的原则,分批组织申报,共撬动企业改造投入2.63亿元。二是开展关闭退出“回头看”。印发《关于开展关闭退出化工生产企业“回头看”核查工作的通知》,组织各地对2017年以来关闭退出的化工企业特别是“两断三清” 情况进行全面现场核查,及时更新完善台账资料,确保台账资料与实际情况一致。三是开展园区复核反馈问题核查。会同市生态局、市应急局等部门赴新材料产业园开展现场核查,经核查,交办的33项问题建议中,28项问题建议已全部完成验收,5项未完成整改的问题建议涉及产业规划、实训基地等,也逐项落实了工作方案,并取得积极进展。
四、加快绿色交通体系建设。印发全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年度工作要点,明确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活动、提升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进程、加大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推广应用、完善充电基础设施布局和建设等4大项12小项重点工作任务,落实工信、发改、住建、城管、交通运输、商务、公安等17个市级单位责任分工,全年计划合力推动全年新增注册新能源汽车2万辆以上。2024年,全市新能源汽车新增注册登记3.21万辆,占新增注册登记车辆比重47.16%,较上年底提高12.56个百分点。
五、全面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。制定下发年度工作要点,畅通举报机制,建立部门协同机制,严格常态化执法和强制性标准实施;围绕铸造、墙材、印染等重点行业,组织开展落后产能排查;围绕淘汰落后改造、绿色制造、服务型制造等,加强政策咨询、政策宣传,组织企业积极申报省级项目扶持政策,引导企业加快转型升级。
六、强化能耗约束,加快绿色制造体系建设。加强重点用能企业(项目)监管,发挥节能监察监督保障作用,对我市88家用能单位开展了节能监察。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制度,从紧从严加强“两高”技改项目管理。逐月跟踪调度和指导帮扶39个绿色化改造重点项目的实施。实施绿色制造示范工程,建立年度培育企业库,举办专题培训班,本年度新增国家级绿色工厂6家、绿色园区1家;省级绿色工厂32家、绿色园区1家,市级以上绿色工厂已达198家。
七、推动工业固废综合利用。加大综合利用项目扶持力度、鼓励综合利用新技术研发,将综合利用项目纳入市级工业资金支持范围,推动重点综合利用项目按序时建设。加强再生资源行业规范管理,累计培育废钢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4家、废塑料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1家。
下一步,我们将继续全面落实市委、市政府关于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各项决策部署,坚持问题导向、举一反三,全面推动工信领域污染防治各项重点工作落实落细。